茶树菇栽培技术

                                    (贾乾义 赵建申  13366699818)
    一、菌袋上架排放方式
1、入棚前要做好杀菌灭虫工作。
2、低温时排放要紧凑有利于提高袋温,促进菌丝复状有利于形成菇蕾。
3、高温时排放要松散,有利于空气流通降低袋温。
4、高温时顶层温度太高不宜排放。
    二、开口通风增氧菌袋排放1—2天后启开袋口通风增氧诱发原基发生,开口时技术要求
1、开口前喷药杀虫
菌袋在培养出菇期间都在高温季节,所以病虫害严重发生要及时喷药进行防治。
2、开口要掌握关键技术
(1)松口操作 去掉套环和棉塞,把薄膜拉直让袋口张开,然后再把袋口合拢扭拧,使袋口保持微量通风,避免开口过大过早造成料面干枯失水,影响原基形成.。
(2)开口控制? 经过松口后菌丝得到刺激3天后把口开大一点促进原基的形成,形成原基后把口打开。
   三 催蕾技术措施: 茶树菇催蕾技术有其特殊性,主要掌握以下六个方面
1、菌丝转色特征: 菌袋开口后菌丝得到温湿度光线通风刺激,菌丝表面出现水珠并分泌色素使菌袋表面发生褐变形成一层很薄的菌膜,它起到保护菌袋不受杂菌污染和促使原基顺利形成。
2、控温配合变温: 开口后1——3天,保持室内温度20——25度,空气湿度80%——85%。温度超过25度要降温散热,茶树菇属于不严格的变温结实性菇类,没有温差也可出菇,但温差刺激可以促进菇蕾的形成。
3、制造间段性湿差 :开口后可向料面喷一次雾化水,喷水量不宜过大然后加强通风,使表层菌丝成稍干状态,连续3——4天干湿差刺激后,菌丝相互扭结形成原基进而分化成菇蕾。在这期间要特别注意:空气湿度不能低于85%否则表层菌丝容易干枯形不成原基空气湿度应控制在90——95%。通过干湿交替,促使原基和菇蕾的形成。
4、更新菇房空气: 催蕾阶段菌丝体呼气旺盛,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此时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同时注意保持菇棚内的空气湿度,是水气温都能满足菇蕾分化生长的需要。合理安排好通风时间协调好温湿光和通风的关系,
5、间隙光照刺激:菇蕾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度的光照刺激可以促进原基的形成。
6、异常现象的排除:催蕾阶段由于各种不适现象造成菇蕾发育不正常,有的原基形成后不分化菇蕾。气温偏高、光照太强、湿度太小是造成原基枯萎和消失的主要因素。。
   四、出菇管理技术:
1、严格控制温度: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0——30度在20——25子实体发育最好,低于8度或超过30度菇蕾难于形成。
2、注意湿度极限:茶薪菇出菇阶段要求空气湿度90%-95%,空气湿度低于75%菌盖表面粗糙,长时间干燥时菌盖表面易裂,所以要保持菇棚的湿度特别重要。空气湿度不超过95%,湿度过大上水后不能及时通风棚内缺氧,菇体表面水分不能及时蒸发,易造成菇体霉烂。喷水应灵活掌握。晴天干燥天多喷,雨天不喷,阴天少喷,菇体小时少喷,菇体大时多喷,采菇前不喷。
3、保持空气新鲜:子实体在生长发育时,呼气作用加快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时就会抑制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在通风方面要掌握通风时间 大棚气温高时要在早晚温度低时通风,大棚温度低时要在中午温度高时通风随着气温的变化要调节通风的次数和时间,同时要注意大棚的湿度防止菌丝体失水。
4、合理调节光照。在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期间 要求有合适的光照,光照不足时 生长慢 菇体薄 色泽深:光照太强时,长菇慢菌盖干亮,产量低。最合适的光照为300—500勒克斯,以棚内能阅读报纸为宜
5、配合多项刺激? 采用温差、干湿、光暗和振动等刺激是菌丝生长转向原基分化和形成菇蕾的重要条件。
    五、适时采收
1、当子实体长至七八成熟时及时采收,及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菌柄伸展,近白色时就要采收。采收太晚菌盖平展,肉薄,菌柄细小色变暗,重量减轻,商品价值低。
2、采摘的鲜菇要放在塑料框中,要轻拿轻放,保持茶薪菇形态完整,不能放得太多,防止相互挤压,菇柄折断,影响品质。采下的鲜菇要按菇柄长短菇盖大小,朵形好坏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装入周转框内,以便分级加工。
3、采菇方法;对从生成熟的菇体,一次性采完,采菇时一手按住菌棒,一手捏紧菇柄的基部,先左右旋转再轻轻向上整丛拔起。不让菇脚残留在菌筒上。动作要小心防止损伤菌筒表面的菌膜。
4、采前控水:茶薪菇采收前不易喷水,采收前喷水子实体含水量过高,无论是保鲜或脱水加工时会变色,色泽不好,商品价值低。
5、补充袋内水分? 茶薪菇一般可收4-5茬,出2-3茬后由于袋子失水,影响产量和质量,所以要根据菌袋的干湿情况,给菌袋注水或浸水,增加菌袋的含水量,有利于提高后期菇的产量和质量。